姓名:Shelly Silver

譯音:雪莉. 席爾弗

 

作品

37種逃家的方法(37 Stories of Leaving Home) Shelly Silver 40 min. 美國 實驗
一個女人要如何逃脫生活中只有孩子和家務的家庭,找到屬於自己的居所?本片以訪問及傳述神話的方式,呈現日本老中青三代女性對女人角色、地位的反省和批判。

 

關於作品

「雪莉˙席爾弗(Shelly Silver)的《37種逃家的方法》(37 Stories of Leaving Home)以一則古老的日本民間故事「大笑的鬼」為骨幹,輔以五段紀錄片形式的訪談為血肉,鋪陳出本片的主旨:家庭中的女性角色→母與女的對立與共生關係。」

「有一個共通點是,片中的女兒們都不喜歡自己母親的形象,希望自己不要成為如此。……時代與環境的變遷導致女性為自己掙得自主權逐漸變成可能的事(雖不完全)。因而,傳統的律法之網在今日無法展現如同過去般強大的力量,也因此,新時代女兒們,比起過去她們的母親與祖母之間的關係,似乎更無法理解她們的母親,而和母親之間也似乎充滿了各種因為了解或不被理解而生的『敵意』。」

「她們徹底鄙棄沒有陽具的母親,而期待自己能因為自主,而生出「精神上的陽具」。 然而,我們在片中看到的是,這樣的對立關係到了『女兒』有朝一日角色轉換成為『母親』時,便有機會平緩。老祖母回憶起母親時已不帶埋怨情緒,說著舊日一起下田,唱農歌,甚至後悔起當初與母親之間的衝突,進入中年的女兒(可能也為人母)也不再抱怨,她在意的是如何和母親間建立更加互信的關係。 「『成為母親』是不是『女兒』這個角色唯一得到救贖的方式呢?這是『女兒』得以跨過伊底帕斯時期的唯一方法嗎?作者在片中並未確切指出答案,或許作者本身也還未找到答案吧!」

節自 洪雅文〈母女共乘的諾亞方舟〉

《凝視女像──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》

台北 遠流 民88年12月

「影片中呈現的是一群老中青三代的日本女性,述說各種離家的故事。英文是leaving home,說「離家」可能比「逃家」適合一些。雖然「逃家」好似比較能顯現女人的自主性,可是「離家」比較能捉到這些女人從被迫到主動的一個光譜。」 「抵抗父權家庭,有時候還真是從抵抗媽媽開始。不只是不要過媽媽那種生活,有時是根本憎恨媽媽本人。……原來逃家逃的不只是婚姻的束縛,家長的管控,也包括媽媽那樣的生命歷程。也許就是因為同為女人,母親反映女兒可能的未來,讓女兒更要偏離母親的軌跡。……這個社會可是非常地「用心良苦」,要將女人落腳在異性戀男人的窩裡,以至立志不婚、二度單身、女同志、喪偶等非婚一族,造家起來特別辛苦。當時新知除了對於阻礙女人造家的社會制度提出批判外,也找來一些造家成功的非婚一族,分享心得,散播靈感,傳遞力量。也許,這部影片的續集,可以是個《女人37種造家的方法》。」

節自 吳嘉苓〈女人戀家、逃家,也造家〉

《凝視女像──56種閱讀女性影展的方法》

台北 遠流 民88年12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