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性別相關的電影,透過不同的題材、表現方式,有記錄寫實、有劇情展演,但共同譜出了一個跨越「主流性別價值」的人性現實。從女變男的身體/關係自我探索,到女同志尋家的美麗旅程,異性、同性情慾流動浪漫愛情劇,最後進入美國同志運動的里程碑-舊金山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歷史時刻之記錄,有淚有笑,有哀傷的情懷、有追尋自我的動力,在跨越性別、性傾向、地理、家人的現實框架,我們微笑地看見幸福的彼端。

      《叫Sue的女孩》是一部歷時六年,記錄著女變男的Sue變成Theo的動人紀錄片。不同於另一部跨性別紀錄片「忽男忽女」所呈現的一個跨性別的美麗烏托邦,《叫Sue的女孩》所呈現的是Sue/Theo一步一步跨越性別的歷程,我們看到他的身體變化,隨之而來與環境的互動改變,他和伴侶Lisi一路走來,因為性別改變也造成他們之間人際和關係的變動。注射荷爾蒙、走入手術房切除乳房的實境,Sue/Theo坦誠在我們面前,是那樣有力量的自我面對。跨越性別不是虛幻的想像,而是無數找尋自我性別認同的真實人生。

      侶能不能互相面對、自我對話?除了愛情,親情在關係中佔據著什麼樣的位置?《家在何方》中的女同志伴侶Sigal和Joelle自製自拍,兩人輪流掌鏡,透過自述拍攝自己和對方的心路歷程,離開以色列到希臘尋找屬於兩個人的美麗家園,在希臘的動人風景中,兩人親密地內在對話,對家園的懷舊情懷、對家人出櫃的挫折、對彼此關係的疼惜依戀,最終找到幸福的彼端,安身立命於另一個國度。

      戲謔式的隱喻金魚的記憶只有三秒鐘,《愛像一條魚》輕鬆、幽默地讓異性戀、同性戀、雙性戀、多重性伴侶在一個十人互相交錯的情愛關係中,流動轉換。性傾向不是問題,記或不記得上一個愛情也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當愛情來臨的時候,我們是否勇於掌握。片中串場的唯一非愛情關係的人物-計程車司機,同一個人說著同一句台詞:我討厭等人。是的,不必等,當愛情來臨時,一切都有可能。

      2004年2月12日,一個在加州(甚至全美國)值得紀念日子,舊金山甫任職一個月的新任市長Gavin Newsom,宣佈舊金山市將開放同性戀伴侶結婚註冊。在市政府的邀約下,導演Debra Chasnoff拍攝下第一對女同志伴侶的結婚註冊歷史鏡頭。所有的人都充滿著期待與興奮,當文件準備好了之後,儀式開始,眾人的眼淚也一起流了下來。《世紀的革命性婚禮》記錄了共同參與同志運動、也相互扶持超過半世紀的歐蕾伴侶Del Martin和Phyllis Lyon的結婚儀式,對導演而言這是一個榮幸的工作,對觀影的我們而言,得以透過鏡頭,見證第一手的歷史畫面,更是令人振奮的感動。同樣的振奮持續在《婚姻有理!同志無罪!》中,舊金山男女同志伴侶們頂著烈日、風雨,漏夜在市政府裡裡外外排著長隊,等著辦結婚註冊──那個早該屬於他們的權利。在市府員工簡單的儀式見證下,大廳中一對對同志伴侶按耐著內心的激動,一聲「I do」,也宣告著另一個人類婚姻革命戰線的開端。

      別議題近幾年在台灣似乎已經孕育出多元豐厚的文化展現,希望這幾部難得的性別影片,將帶來更繽紛多采的討論與對話。